进入12月,2024年地铁“上新”也进入倒计时。按照计划,地铁3号线一期、12号线和昌平线南延剩余段三条段新线将在年内通车运营,届时,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超过880公里,继续位于国内领先水平。
这些新的线路有哪些亮点?服务覆盖哪些区域?
“地下北三环”12号线来了
北京地铁12号线主要沿北三环东西向敷设,全长约30公里,设21座车站,年内开通海淀区四季青桥到朝阳区东坝北区段的20座车站。同时,年内同步开通的昌平线南延剩余段,将从既有西土城向南延伸一站到蓟门桥站,实现和12号线换乘,12号线全线换乘站也将达到13座。
京投轨道公司三分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李峰介绍,北京地铁12号线素有“地下北三环”之称,穿越了北三环所有的重要交通节点,沿线大小桥梁70多座,车站多位于桥区,可谓是“一桥一站”。所有桥区车站出入口尽量靠近公交车站或既有设施进行设置,创建了地下、地上均能出行的便利条件。
地铁12号线和即将同步开通的3号线一期,首次实现了列车灵活编组和跨线调度,京投装备技术研究院项目主管李芍君表示,两条线路的车辆实现了全自动连挂、解编和灵活编组功能,可以根据客流量,科学匹配车辆的运载能力。高峰的时候可以4+4编组运行,平峰期的话可以通过解编方式,实现4编组运行。
同时,12号线车辆可以实现和3号线跨线运行,3号线的车就可以跨到12号线上去运行,12号线的车也可以跨到3号线上去运行,就相当于有一条线路有用车需求的时候,可以直接调用另一条线路的车辆来上线运行。
“都市传说”3号线成为现实
1956年,5位苏联专家绘制了最早的北京地铁图,3号线首次出现。1971年,在建设2号线东四十条站时,就预留了3号线的站台和站厅。61年后,2017年2月,3号线一期开工,预留的老站正式“重启”。
北京建工集团项目总工刘兵科说,现有的东四十条站,在原来建设的时候预留了3号线一个车站。现在因为客流增加,它的规模不够了,我们要在利用既有结构的基础上,新建新的站台层,然后把原来3号线站台层要改成新的3号线的站厅层。通过原有的换乘楼梯,实现从2号线往3号线的换乘;新建两个换乘通道,是实现3号线往2号线的换乘。
从东四十条站一路向东,在国铁北京朝阳站,开往东北三省的列车迎来冬季客流高峰。过去,由于缺乏轨道支撑,进出朝阳站只能依靠地面公交和小汽车。地铁3号线通过朝阳站交通枢纽接入国铁车站,将从根本上解决铁路客流的集散难题。
北京建工市政集团四处项目经理蔡志勇介,从地铁站台层通过扶梯到达负一层的交通枢纽换乘大厅,跟朝阳站实现无缝衔接。车站投入使用后,将结束北京朝阳站无轨道交通接驳的历史,极大提升了旅客进出朝阳站的便利性。从施工的挑战来说,穿越了京沈高铁17条股道的北咽喉区,穿越范围达到了360米,最终也实现了对运营的朝阳站建筑结构影响的“零变形”。
3号线一期规划为东部城区东西方向的大运量轨道交通干线。从东四十条站到东坝北站区间全长15.7公里,共10座车站。开通后,将进一步加密中心城区的轨网密度。
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二处二级主任科员涂梦娜表示,3号线一期连接了东四十条、工人体育场、北京朝阳站和东坝等重要的功能区、商业区和居住区,为缓解东部地区的交通压力,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。建成后,将减小2号线、14号线等重要换乘节点的客流压力,进一步方便居民的出行。